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新华日报】对话科研世界的青年人——奔跑,听得到“与寂寞过招”的风声——访常熟站站长
作者: 常熟站 更新时间: 2021-07-09

    青年人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我国未来的发展对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面对新时代的呼唤和考验,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自立?在科研人生中,孤独、迷茫和挫折,都是必经的风景。《科技周刊》对话三位不同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回顾他们打通科研之路的日子,就像在马拉松中咬紧牙关奔跑,能听到的只有自己耳边的风声,每一个节点的冲刺激动人心,但更多还是耐得住寂寞的坚持。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常熟站站长 赵旭


赵旭:

  手中捧土壤,心中有信仰

  在泥土边长大,又选择土壤研究作为自己未来的事业,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旭把青春梦想种在了土壤里,用毫无保留的刻苦和勤奋浇灌着自己的一方稻田。

  赵旭师承中国土壤氮循环研究的引领人朱兆良院士,从自身的学术兴趣出发,他的研究方向也因此与农田氮循环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稻田氮循环研究范式最大特点是与生产密切结合,重视实践。为了从生产中提取问题,田间地头就是他第二个实验室。赵旭回忆,初期开展稻田氮素来源去向规律及环境效应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通量实时实地观测,他根据农时,准时守在田边。炎热的夏天,在田里一呆就是一两个星期。有时为了在大雨天监测地表径流中流失的氮素,越有风雨,越要不顾泥泞赶往现场。

  2018年他接棒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上任没多久,就面临着常熟站如何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长江下游经济带城市化发展飞快,工农业非均衡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凸显。“我们团队希望在3~5年内重塑中国生态研究网络的常熟之窗,在解决长三角土壤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问题方面切实搭起与区域需求紧密结合的桥梁。”赵旭说。

  他也坦言,虽勤于学习、勇于担当,然疲于劳顿,苦于奔忙。回顾以往,尽管竭力保持自己氮循环研究志趣的高昂,但是对农业科学研究本源和使命或多或少的忽略和遗忘,也使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迷茫和彷徨。自身研究领域的开拓正是近些年来一直困扰他的问题。随着人们对土壤资源保护利用意识的增强,土壤学研究的使命更多元化。土壤氮循环过程及其调控是我国实施耕地质量提升、面源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应对、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性科学问题之一。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对赵旭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进入“十四五”,面向高效、绿色、安全多目标的农田生态可持续管理利用技术将成为农业研究与应用的重点。就稻田氮循环研究而言,构建水稻土氮转化过程定向调控、均衡供应与耦合增效原理技术和管理策略,促进稻田氮素良性循环,无疑是赵旭下一阶段研究的宏大目标。如何协调施氮的农学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影响,建立起符合我们国情的“控氮”决策智能管理系统,也需要大量的田间调查研究工作,赵旭和团队又准备深入田间地头,化身为农民。在他看来,做研究要脚踏泥土,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80后青年科研工作者,赵旭正逐渐成长为担当使命的中流砥柱。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要怀着饱满的热情开展研究工作。强烈的责任感也让他总是歇不下来,“由于力薄才疏和精力有限,我唯有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在科研工作中成就属于自己的荣光。”

  这种“拼”的常态和他经常勉励自己的几个词不谋而合,“我时常提醒自己,要大公、善听、勤奋、广思、多做、后己。”其实这种态度从他的社交媒体头像中就有所体现,那是一张带有“旮旯”二字的图片。赵旭解释,这两个字朴实的就像从土里长出来,是为了告诉自己,在这看似枯燥的工作中,要坚守一隅,潜心科研。

 来源:http://xh.xhby.net/pc/layout/202103/17/node_12.html#content_899403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csa@cern.ac.cn TEL:0512-52480056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